(划重点)不仅要大力发展芯片传感器也要努力突破桎梏0
不仅要大力发展芯片,传感器也要努力突破“桎梏”
传感器与计算机、通信被称为信息系统的三大支柱,传感器技术优劣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是否处在国际战略竞争制高点的重要标志,是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和争相发展的核心基础技术。
中兴和华为被美国制裁的事件,让我们意识到了芯片设计和制造这种核心科技必须自己掌握,但是我们都忽略了另外一个核心技术传感器。
不久前,胜利闭幕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研究关于制定十四五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其中,加强自主创新、对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是重中之重,并将传感器作为卡脖子技术攻克目标之一。
无独有偶,美国也于近期公布了《关键与新兴技术国家战略》,将高端传感器位列其技术战略清单中20项技术之一。作为信息技术中的核心元器件,小小传感器的重要性日益受到关注。
什么是传感器?
简单来说,传感器就是一种检测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可以测量信息,也可以让用户感知到信息,被称为电五官。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冶金、石油、化工、电力、交通、水利、新能源、电子、环保、家电、航天、航空、军工装备等国民经济及国防、科研等各个领域。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茫茫的太空,到浩瀚的海洋,以至各种复杂的工程系统,几乎每一个现代化项目,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传感器。
今年的疫情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巨变,其中一点就是离不开传感器的广泛应用。一方面全国各地部署疫情防控规模使用了额温枪和热成像摄像头,即是红外传感器和图像传感器在工作;在复工复产过程中全行业数字化转型加速,以制造领域的无人化智能化改造为例,传感器作为智能化生产系统的触角覆盖在各个角落发挥作用。
国内传感器现状是怎样的?
毫不夸张的说:差距还很大。在传感器领域,目前活跃在市场上的主要是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我国传感器产业下游需求旺盛,上游供给有待改善。同时我国传感器产业链中缺乏高端技术,但低端传感器产能过剩。我国主流传感器市场产品依赖国外配套的情况尤为突出,有2/3的传感器依赖进口,高精尖领域的传感器相关元器件,95%以上市场份额都掌握在外资企业手里,成为当前制约我国数字化转型的卡脖子技术之一。
缘何落后?
首先,起步没人家早是一个原因。但更大的原因应该是造不如买的思想作祟。传感器技术的研究需要比较长时间的投入,一款传感器的研发,要6年-8年才能成熟,一般企业都承受不了这么长的周期。另外,国内企业更难以承受失败,更容易承受的是短期内的成功。
所以,我国传感器与国外的差距不断拉大,导致高端传感器市场被国外长期控制与垄断。
努力突破桎梏
当下,随着物联时代的开启,各式各样的传感器正在成为无处不在的神经元,全球对于传感器的需求也开始呈现爆发性的增长。但是,在这一次盛宴开启的前夜,业界又遗憾的发现,中国似乎又落伍了。
芯片卡脖子,举国上下群情激愤,到处都是大投资。岂不知我国传感器也需要突破桎梏,摆脱被卡脖子。但是摆脱传感器卡脖子问题,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不是只呈现在某一个节点上,需要国家、企业、科研人员共同努力,沉下心来积累技术,毕竟技术是急躁不得的。
- 2023-03-17中煤能源在陕西榆横矿区投建大海则煤矿及选煤厂项目【资讯】
- 2023-03-17山推小松润滑油首次亮相全国郑州汽配会展英姿【资讯】
- 2023-03-17山推履带起重机沈阳研究院正式挂牌【资讯】
- 2023-03-17山河智能基础装备西藏推广会议隆重举行【资讯】
- 2023-03-17山河智能基本面分析【资讯】
- 2023-03-17山推第5万台推土机下线【资讯】
- 2023-03-17山村施工遇山体滑坡挖掘机师傅被困【资讯】
- 2023-03-17山推提升企业发展质量海外业务逆势上扬【资讯】
- 2023-03-17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度业绩预告【资讯】
- 2023-03-17山推王砚华山推相约2019BICES献礼祖国70年华诞【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