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农业机械厂家

中信重工大工匠打造大国重器【资讯】

2023-03-17 来源:汉中农业机械网

中信重工“大工匠”打造大国重器

17日,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重机厂,在足有3层楼高的、亚洲跨度最大的、国内最先进的930米数控龙门镗铣床前,中信重工大工匠谭志强领着徒弟精心加工为德国西门子公..  17日,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重机厂,在足有3层楼高的、亚洲跨度最大的、国内最先进的930米数控龙门镗铣床前,中信重工大工匠谭志强领着徒弟精心加工为德国西门子公司制造的大型机架。这个重上百吨的大活件上的孔洞精度控制在0.02毫米内,也就是一根头发丝粗细。

今年46岁的谭志强,是这台大型数控龙门镗铣床的机长。

谭志强和他的团队在出口大齿圈生产现场开展技术攻关

谭志强高中毕业后进厂工作。从操作摇摇把机床到操作小型数控机床,再到操作大型多功能数控机床,他不断学习,不断突破,由最初的学徒工成长为市优秀首席员工、省十大能工巧匠。2013年,谭志强成为中信重工首批聘任的5名大工匠之一。

谭志强熟练运用各种制图软件,多次攻克重点产品的加工难题

国产大飞机制造装备项目拉伸矫直机机架,这个长8米、重200多吨的特大矩形件的四角倒圆弧,成了加工的难点,稍微的颤刀将造成巨大的尺寸偏差。当工友们对颤刀严重束手无策时,谭志强顶在了现场。为确保不颤刀,在使用小刀盘加工和精铣时,谭志强还专门自制了长刀杆,并通过小走刀量,一点一点地细磨。最终,这个庞大的矩形件完美地达到了标准。

谭志强一丝不苟地调整切削刀具的安装位置

孔洞错位是重型装备制造业的老大难问题。谭志强带领团队,独创性地利用数控龙门铣为钻床工序啃骨头,使公司加工磨机筒体的效率由过去的10多天缩短为现在的三五天。谭志强大工匠工作室成立后,他带领的这个技术团队,成为企业转型发展的工人创客群。依托大工匠工作室,谭志强和他的团队不断攻克难关,将亚洲最大的轧机机架、重达276吨的22米立车立柱、出口巴西的溢流型球磨机大齿圈、大型支承辊等极难加工制造的拦路虎,变成了中信重工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去年,他带领的工作室攻克10项重大课题,累计创造效益900多万元。

目前,中信重工成立了5个大工匠工作室及16个首席员工创新工作站。这些技术工人练绝活、强技能、提效率,不但推动了企业转型发展、效益提升,也为中国重型装备在国际上赢得了广泛赞誉。

现代装饰期刊

城市周刊期刊

大众商务期刊

体育时空